愛情該給多少? 或該要多少? 為什麼總是愛不對人? 愛情的確是個讓人困擾的東西。
下文將嚐試從經濟學心臟血管醫學,這兩個不同的角度來切入並解釋這難解的愛情。
(一) 愛 情 經 濟 學 :
以下兩個圖形;分別以數量價格圖示 跟 邊際效應跟數量的關係來說明。
圖一: 兩條粗黑體的線分別代表供給線及需求線。這兩條線的交叉點---咖啡色E點上得到最大的邊際效益(marginal utility)。
圖二:可以看到從E點延伸出去的一條直線, 會正好位於邊際效益曲線的最高點。
在這個點上,不管愛人的(供給者)或是被愛的(需求者)都會得到最大的滿足!
在邊際效益曲線上只有一個最高點--E, 其他的點都無法得到比E點更高的滿足度。 就是經濟學裡所謂的邊際效益遞減。
這兩個圖都是假設需求線不變,而供給線變動的情況。
假如我很愛很愛強尼戴普,但是他對愛的需求量沒有改變, 這時我的愛情供給量過多, 供給線將右移(以藍色S1表示)。 這表示了什麼呢??
我的愛情變成很廉價, 而對方只需要付出極少的代價就能夠得到我非常非常多的愛情。
這個情況就像生產過剩的農產品, 價格低廉但是卻不代表消費者得到了最大滿足。
注意!!! 愛情供給線是有可能右移到使邊際效益變成負值的地方的!
這種情況很適合用一首台語歌來形容---《愛著卡慘死》 不管愛人或是被愛的人都得到負的邊際效益, 兩個人都痛苦 。
接下來講另一個相反的情況,假設我其實沒有很愛強尼戴普, 三心兩意的騎驢找馬, 想摘一朵以後可能出現在路邊更大更美的花 …
這個時候因為愛情供給量不足, 導致供給曲線將左移到以紅色表示的S1供給線處。
被愛的人需要付出很高的代價才能獲得一點點愛情, 不過邊際效應仍然低於最高點—E。 兩個人有待繼續努力互相調整愛情的供給及需求量, 來求得最高的滿足!
經濟學跟愛情一樣, 都講究動態平衡。 單一的模型其實不足以解釋人間各種情愛,
愛情有時候是奢侈品, 對某些人來說卻又是生活必需品, 必需針對個案來調整供給或是需求量。
上面的理論是我唸大一時(1991)的讀書心得,畢業多年後赫然發現竟然有人真的出了一本關於戀愛經濟學的書… 若當年我有想到發表到經濟學人期刊上 搞不好我就發了!
( 二 ) 愛 情 心 臟 血 管 醫 學:
也許有格友覺得 畢竟我們是活生生的人啊~~ 怎麼能夠用冷冰冰的經濟模型解釋那偉大又美好的愛情!
沒關係~~ 這邊再提供另一個跟心臟血管醫學有關的公式。
心臟輸出(C.R.)=靜脈回流(V.R.) * 週邊血管阻力 (P.R.)
靜脈回流或 週邊血管阻力減少的話, 那麼心臟輸出必然減少
血液流的越快表示臟器組織能夠吸收到的養分越多也越快
『我愛強尼戴普!』 再次以這句話來解釋,我=心臟,強尼戴普=臟器組織,靜脈是溝通方法、途徑,週邊血管是親友。
如果我和強尼,但是由於不常見面無法有效溝通加上親友不支持、阻礙
那麼得到的回應越差,心臟(我)越無力付出愛情,那麼心臟就會打不出血液,臟器組織衰竭(死亡),心臟也跟著衰弱→死亡...
個人認為這條醫學公式雖無法解釋為什麼戀愛中的人遇到親友團反對時,反而越愛越激烈的特殊狀況, 但的確解釋了愛情共存共榮的一面,也是有道理,特提供格友參考。
本文第一張相片翻攝自BMW MAGAZINE 4/2007 , 是BMW Sauber F1賽車所搭載的 P86/7 V8引擎 , 2400cc排氣量, 每公升300匹以上德制馬力, 由鋼 鋁合金 鈦合金零件所組成, 重量只有95公斤, 可達到時速300公里以上的極限速度. )
本文插圖上面...刻意使用了冷峻的汽車引擎搭配經濟理論,
而愛情心臟血管醫學則使用了蘇美璐所畫的插畫 , 看起來像那種談戀愛常常會畫的一串心, 其實 是烏魚子 至於中間那張"小雨移花"也是蘇美璐的插畫.